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福運醫妃旺夫命,王爺越寵江山越穩

第227章 送王妃離城

  更何況這年頭的非沿海地區的百姓,對海裡的東西總是有懼意。海裡的草也好,蟲也好,跟地上的差距太大。

  冬素教他們做紫菜餅,直接筐起來曬在海邊的石頭上,曬幹收起來,泡發就能煮成湯。

  為防太子黨發現幽州做起生意,終止朝廷的馳援,甚至給她扣上一個欺君的帽子。

  她和淩墨蕭商量,在生意沒做大做強,自己的實力無法跟太子黨抗衡之前,這門生意給姜家做。

  幽州士兵沿海曬海帶和紫菜,姜家船直接從海上收,再拉到江南上岸售賣。

  不過這得到明年了,因為今年囤的隻夠幽州城過冬吃。

  七月一過,幽州直接從秋渡到冬,八月的風已經是寒意極深,據說漠北有些地方八月就下雪。

  沈冬素壓根沒時間去想生意了,得囤足幽州全城過冬的物資,最重要的三樣,柴火、棉衣和糧食。

  對普通百姓來說,柴米油鹽醬醋茶,柴排第一。

  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。凍死的人比餓死的人還多!

  所以對于冬天極長的幽州百姓來說,囤柴是第一重要之事。

  上了年紀的人已經養成習慣,走到哪,一根草,一根樹枝,都會随手撿起來拿回家當柴。

  有人煙的地方,走在鄉村路上,極難看到茂盛的野樹枝。農家竈台邊長期都有一個悶炭缸。

  這一點好像全國都一樣,沈家村家家都有,幽州這邊也是。

  幽州百姓少,但光是軍中用柴就要囤很多。淩墨蕭說,去年他來的時候,冒着被鞑子發現的風險,派出小隊去山林砍柴。

  但今年,柴的問題,徹底消失了!

  因為我們有了挖之不絕的焦炭,也就有了用不完的蜂窩煤。

  而做煤爐的技術已經爐火純青,照陸雲舟的話來說,現在他擀鐵皮比擀面皮還輕松!

  百姓用的小煤爐一次燒三塊,軍中用的大煤爐一次燒九塊、十二塊,還有配套的鍋、茶壺。

  小煤爐旁邊還帶一個保溫盒,晚上把粥放進去,早上還是溫的。

  煤球極便宜,普通百姓就算沒錢買也沒事,能拿工分換。

  隻要幫軍中背焦炭,或是聽從調度去修路、搓麻繩、做竹箭等等簡單的活計都能換到工分。

  一工分就能換一塊煤球,有家人的,一家合作,半個月就能囤夠三個月要用的煤。

  除了能換煤,還能換糧食和棉衣。

  幽州不缺柴,最缺的就是棉衣,這年頭棉花還沒廣泛種植,你能相信底層百姓禦寒的衣裳,最多是草嗎?

  就是孤舟蓑笠翁的蓑衣,用蓑草或棕葉編的,出門就靠它來抵禦風雪。

  再有塊羊皮或是狗皮大衣,就算強的。純棉衣,在光州都極少有百姓穿得起,更别說是幽州了。

  幸好長安送來的物資中,就有棉花;光州送來的第二批物資中,有沈爺爺攢了大半年的鴨絨。

  然後就是甲四帶隊去各個山頭獵狼,即為百姓提前平狼患,也為獲得野狼皮。

  但這些連軍用都不夠,禦寒衣裳大頭來源,還是姜家送來的成品棉衣。

  還有與跟山林中異族交易的皮料子。

  反正沈冬素帶領整個淩王府的親衛和下人,忙到九月,終于把全軍将士禦寒的衣裳做了出來。

  本來應該戶部送衣裳來的,但戶部非說去年送過了,可将士們的衣裳明明都是又薄又舊的啊!

  你想跟朝廷講道理,消息一來一去就得幾個月,等你吵架吵赢了戶部,棉衣送來,也要明年夏天了。

  這個冬天大家早就凍死了!

  所以龐先生負責跟朝廷吵架,為明年的棉衣做準備,而今年就靠哭窮哭來的物資。

  還有跟異族交易皮草,和甲四到處打狼,來做冬衣度過這個寒冬。

  但讓她為難的是,做衣裳的速度,怎麼也比不了,投奔幽州城百姓的人數!

  所謂人的名樹的影,沈冬素想自謙一下,可事實就是,她這個農女王妃在百姓心中是很有份量的。

  以前到了冬天,幽州城的百姓隻想南逃。

  而今年快到冬天了,幽州城附近的百姓卻都往城裡跑。

  現在不是随便能進城了,但先做工分。

  沒事,我們做!

  一家老少齊上陣,青壯挑焦炭,老人孩子搓麻繩、做竹箭、硝皮子、篩沙子……

  有的是活可幹,也就有的是工分可賺,同樣,有的是夠資格進城百姓。

  而這些百姓怎麼過冬,都得沈冬素來負責啊!

  她愁啊!她焦慮啊!年紀輕輕,還是神醫,竟然開始掉頭發了。

  真想仰天大叫,我就是個打工的啊!為什麼要承擔這麼重的壓力?

  可看到自家老闆,嗚嗚,太信任自己了。并且,他壓力更大。

  再看看那些百姓,嗚嗚嗚,太可憐了。

  九月天了,竟然都還穿草鞋,孩子都光着腿。

  你沒來也就算了,你來都來了,不幹活難道真像陸雲舟說的,天天想飯吃啊!

  棉衣怎麼辦?沈冬素從睜開眼睛想到睡夢中,依舊在想辦法。

  至于糧食,淩墨蕭算了一下,囤糧隻夠吃三個月。

  慶幸的是,馬上就要秋收了,幽州百姓雖少,但好歹也能收一點糧稅。

  糧食不夠,副食來湊,打獵、捕魚、曬海帶,都給我行動起來!

  沈冬素焦急的不得了,她沒來幽州,看不到也就算了。

  但她既然來了,凍死餓死一個百姓,她都覺得自己有一份責任。

  并且是她想辦法,把百姓吸引來幽州的,結果人家人來了,你卻讓人家凍死在這個寒冬。

  以後誰還信你?

  龐先生一直勸,今年有吃不完的鹽,将士們已經很滿意了,王妃不必如此擔憂!

  她豈能不擔憂!

  長冬一來,缺衣少糧還是事小,最重要的就是,每年秋冬,鞑子必将擄奪邊鎮百姓。

  淩墨蕭最近每天回家的時候,沈冬素都睡了,甚至有好多天都沒回來。

  慶幸的是,在鞑子大規模攻城之前,第一支進入北疆腹地行商的異族人,帶回了一批戰馬。

  同時也帶回了一個重要消息,就是鞑子紮營之地。

  淩墨蕭決定挺而走險,先去攻一波鞑子的紮營之地,不管敵人傷亡如何,打亂他們的陣腳,讓他們無法大規模攻打幽州城。

  淩墨蕭跟将士們說的振振有詞,我們不能一直守城,今年幽州的将士,都吃到了肉和鹽,養好了力氣,是時候該反擊了!

  将士們同樣大受鼓舞,決定跟着王爺出城偷襲敵人。

  隻有龐先生看的很清楚,淩王一改往常的作戰風格,是因為王妃。

  以前淩王視幽州城為根據地,為屏障。那麼現在,幽州城就是他的家。

  他要拿命來守護的地方!

  因為,他的妻子在城中啊!

  有了之前鞑子要擄奪王妃一事,連王妃自己早就把這事抛之腦後,隻有淩墨蕭還記得清清的。

  甚至午夜夢回間,還會做惡夢,夢到冬素被鞑子擄走了。

  所以,他絕不能讓鞑子染指幽州!絕不能讓冬素在危險之中。

  他要率先反擊!

  但淩墨蕭沒辦法保證,他不在城中之時,幽州城是安全的。

  畢竟這邊關的關卡跟篩子一樣,鞑子很容易混進來。

  當天夜裡,他回府的時候,冬素已經睡着了。

  隻是睡的很不安穩,皺着眉,好像夢中城裡的政務都纏着她一樣。

  淩墨蕭心疼地撫摸她的頭發,想想她剛來的時候,他想着等她休息好了,養好精神,再說洞房的事。

  結果一拖竟然拖到現在,因為不僅是沈冬素,包括他自己,都忙的沒有片刻清閑。

  他擔心冬素在北上的路上會瘦,也确實瘦了一點。可她自來到幽州城,是一兩肉沒長,還更瘦了!

  小丫頭自跟了他,是一天也沒閑過。

  這麼好的姑娘,怎麼能讓她處于危險之中呢

  正在這時,冬素迷迷糊糊地醒了,習慣地掀開被子,聲音軟軟糯糯,像含了一塊烤軟的麥芽糖:

  “王爺冷嗎?快進來暖暖。”

  這句話不論聽多少次,淩墨蕭的心還是會軟成一灘春水。

  到嘴邊的話,他卻沒敢說出來。

  以小丫頭的性子,知道他要出城攻敵,卻讓她躲起來,她肯定是不幹的。

  别看她有時候看起來膽小,實則膽子極大,還不畏死。

  他靈光一現道:“明天你和大哥還有莫公子,一起出趟城。”

  冬素睡意漸消,爬起來問道:“為什麼呀?”

  “去看看海港的進度,雪一下就無法施工,不是說姜家的别一批物資快到了嗎?”

  冬素大喜,她早就想去看海港了,隻是城中事多,又所給淩墨蕭添麻煩,才一直沒提。

  但很快她就反應過來,這種事為什麼半夜三晚說啊?

  并且他這表情,好像還有别的心事。

  “王爺您呢?不一起去嗎?”

  淩墨蕭表情絲毫未變,輕笑道:“有幾道關卡布防明日我親自去看一看,下次再陪你去。”

  她努力想從他的表情看出點什麼,結果發現,若她的臉像一平靜的清溪,一眼就能看到底。

  而他的神情就像千年的寒潭,休想從上面看到一絲潭中的模樣。

  她隻能用最簡單的辦法,握住他的手,輕聲問:“有危險嗎?”

  淩墨蕭摩擦着她的手指,笑着搖頭:“跟平常的巡防一樣,放心,我會在城中等你回來。”

  翌日天沒亮,月見就開始準備王妃出行之事。

  沈林鐘和莫修謹同樣早早起來,沈林鐘在府上制鹽,并不知外面的情況。23sk.om

  但莫修謹常跟龐先生見面,明顯感覺到王妃出行之事的不簡單。

  他什麼也沒說,隻是細心地提醒月見,有哪些東西忘了帶。

  沈冬素起來的時候,淩墨蕭已經去軍營了,跟之前的每一天一樣。

  但她強烈的第六感告訴她,今天是不同的。

  可她有什麼辦法呢?她強行要留在城中,隻會讓淩墨蕭分心。

  她深知,在這邊關之城,她能做的最要緊的事,就是保護好自己。

  就在即将離府的時候,一封信匆匆送來。

  正是江南大魚哥的信,同時送來的有好幾封,其中有一封是給陸雲舟的。

  莫修謹本來收進懷中,又取出來讓人送去給陸雲舟。

  萬一那個傻探子今天死在城裡,就看不到這封信了。

  沈冬素打開一看,是大魚哥的親筆字,比她字更醜,一個杏核那麼大。

  當看到沈冬月被肖氏打的流了産,而肖氏跳河自盡的時候。

  她隻覺唏噓不已,即為沈冬月可憐,又覺得那肖氏瘋颠的可悲。

  馮文生并不是死刑,她為什麼不肯老老實實地等馮文生服刑期滿嗎?

  她為什麼死纏着沈冬月不放?害了她的孩子,自己也丢了性命。

  也不知沈冬月的身體怎麼樣?揚州有太醫,大魚應該會請太醫給她看看吧?

  本來沈冬素心中就極不安,又收到這樣一個壞消息,那種不安感更強烈。

  她幾次猶豫,要不要任性一回,非要留在城裡?

  結果龐先生親自來送她,還給了一支千人的軍隊護送。

  騎在小紅馬上,她數次回頭,直到出了幽州城,看着高大巍峨的城樓,她也沒看到淩墨蕭的身影。

  忙的沒時間來送她嗎?

  還是,不敢來送她?

  是的,淩墨蕭不敢送,怕一送,自己的不舍會洩露真相。

  怕小丫頭吵着不願意走,而他一時不忍,就真的不讓她走了。

  直到沈冬素的馬車走了很遠很遠,城樓上躲起來的那個穿着銀白铠甲的人影,才走了出來。

  龐先生輕歎一聲:“王爺應該送送王妃的。”

  淩墨蕭目光幽遠,好像能隔着那厚厚的馬車壁,看到裡面坐的人兒一樣。

  聲音也極盡溫柔:“她會哭的,本王最不想看到她哭。”

  龐先生搖搖羽扇,很想說,可是即便你不送,王妃依舊會哭啊!

  龐先生甚至認為根本沒必要瞞着王妃,她那麼聰慧,怎麼會猜不出來呢?

  馬車裡的沈冬素确實在哭,她握着那封信,眼淚一滴滴落到紙上,把大魚哥那杏核一樣大的醜字,暈染的像杏子一樣大。

  月見想問問她,是為信上的事哭?還是因為不舍王爺?

  她想想又沒問出口,隻默默地遞上一塊帕子,道了句:

  “别哭。”

  停頓了一下又道了句:“吹了風眼睛會痛的。”

  沈冬素擡眸看着她:“月見,你安慰人的方式,好像一個直男哎!”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