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1章 這是兒子娶的妻,虞氏
大晉府邸規矩森嚴,順國公府的正大門不會整日敞開。隻有迎接尊貴的客人,或是特殊重要場合才會打開,每年次數屈數可指。
上次開,還是迎接魏昭的棺材。
今兒甯國侯和甯老夫人過來,走的是偏門。
魏昭進宮前,也是在偏門将帶回來神志不清的婦人交到了管家手裡。
雖說是偏門,可虞聽晚見了,朱牆黃瓦,飛檐拱鬥。門楣上還雕着松鶴延年。
她都覺得格外顯赫氣派。
可馬車這次繞過偏門,朝正大門而去。
魏家上下的白綢已撤下,挂着的喪燈換成了紅燈籠。
正紅朱漆大門落座在順國公府的東南側,以取紫氣東來之意,高聳威嚴,門口蹲坐的抱鼓形石獅子張牙舞爪。
獸頭圖案的銅門環,層層疊疊的鬥拱、層層出挑的椽頭。
檐角高高翹起,似雄鷹展翅。
照壁,墀頭、垂獸……盡顯精工細琢,和魏家代代下來的底蘊深厚,尊榮流長。
黑色金絲楠木的門匾懸挂,寫着順國公府四字。
有些年頭了,陽光斜照光影斑駁。
可字遒勁有力,鐵畫銀勾。
門大開着,迎接久歸的人。
來往的路人不明所以。
“魏家這是要辦喜事嗎?”
“瞧見沒,順國公府夫人坐在門口都有一個時辰了。”
“甯國侯府的人也來了,齊齊都在門口陪着。這是等誰啊,如此陣仗?”
說着話,一輛低調的馬車從遠處緩緩過來。
車廂内,魏昭眼底幽暗,情緒莫辯。
甯素婵翹首企盼已久。
等馬車出現在視線裡時,她就一眨不眨盯着。待看清了駕馬車的是順子,便倏然站了起來。
焦灼不安的心好似得到了輕撫。
府内此時湧出一群奴仆,個個喜氣洋洋手裡提着長串的鞭炮。
噼裡啪啦響個不停,紅毯一路從院内鋪出來。
“來了!”
甯老夫人人熱淚盈款。
她顧不得旁的,被甯國侯夫婦一左一右攙扶着,迫不及待疾步下了台階。
馬車的人還沒露面,她像是怕驚擾了裡頭的人,輕輕喊着。
“歸之啊。”
布簾被掀開一角,被他們心心念念魏家子俯身而出。
瘦了,虛弱了。
身子瞧着都單薄了。
甯老夫人心卻踏實了。
她哭出了聲兒,身側的甯國侯夫人也跟着淚光閃爍。
這些子孫輩裡頭,歸之是她最疼的一個。倒不是因他有出息,而是這孩子身上擔子太重。
從小就背負了太多。
魏昭氣場與不同以往。
不是要教訓甯允翎的冷,而是虞聽晚都沒見過的規矩端肅。
氣息沉穩,面容清疏,世家子的矜貴風骨他有,武将的铮然淩冽亦不缺。
可即便這樣,魏昭都不忘他有病。
從袖口取出帕子,捂着唇低低咳嗽,咳嗽的時候,身子還微微輕顫,站不穩似的歪歪斜斜,不像是裝的。
“這是怎麼了?”
“身子可要緊?”
甯老夫人上前一把拉住,仔仔細細打量。
魏昭喚:“外祖母。”
人群一靜,随後喧嘩此起彼伏。
“魏……魏将軍?”
“看,那真是魏将軍。我就說他福大命大!老天爺不至于眼瞎,非要把他收了去。”
“不行,我得回去告訴我公公。他老人家最仰慕武将,仰慕魏家。得知将軍噩耗後便郁郁寡歡至今。”
在這一聲聲中,甯老夫人擦了擦眼淚。
“受罪了,你這孩子受罪了啊。”
“快,過去給你娘看看,這些時日她是日也思你,夜也思你。”
甯素婵立在原地,視線就沒從魏昭身上下去過。
她看着魏昭被簇擁過來。
一步一步,走向她。
最後在她面前立定。
活生生的,不再是涼冰冰毫無生氣的棺材。
甯素婵卻怎麼也看不夠。
魏昭沉穩如常,恭敬依舊。朝她拱手作揖,行了一禮。
“母親。”
甯老夫人見狀,暗自搖頭。這母子之間,過于疏離了。
之前王家子從外頭撿了條命死裡逃生回來,可是抱着其母痛哭流涕的。
可下一瞬,她看到魏昭行完禮後,朝一處招手。
所有人都看見了。
視線跟随過去。
是馬車方向。
不對,準确來說,是落後魏昭好幾步,這會兒半垂着眸,款款拾級而上的女子。
那女子眸球烏靈,眉如新月,櫻桃小嘴紅潤潤的。
幾人心思都在魏昭身上,差點都忘了他還帶回來一個姑娘。
成為焦點後,虞聽晚不見慌張。
場面是大,她沒見過,可姑娘沒露怯。
她走路不似上京貴女那般蓮步輕移,透着股輕快,步履起伏間,裙擺照樣搖曳生姿。
姑娘才走到魏昭邊上,就被他拉住了手。
這一舉動,周遭吸氣聲此起彼伏。
魏昭卻渾然不覺:“這是兒子在外娶的妻,虞氏。”
“性命垂危得她照拂,方能全須全尾回來。”
他側頭看向姑娘。
“喊人。”
虞聽晚朝甯素婵笑:“婆母。”
甯素婵呼吸微頓,風都是苦的。
她沒有點頭回應。
隻是定定看着魏昭。
魏昭神色依舊,看似恭敬,可又有幾分恭敬?
自古婚事都是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。
新婦得要長輩點了頭認可,才能入家譜。按照規矩,先得讓她細細盤問。
身世,年紀,姓名,八字……她統統不知。
還沒進家門,魏昭便當着那麼多人的面稱這女子為妻。這分明想在外徹底坐實了魏家少夫人的身份。
她這個兒子最是聰慧,可竟用在了她身上。
難怪進宮前把人也帶走了。
是怕她為難這虞氏?
她這個當母親的,就這般遭他忌憚?
眼瞅着情況不對,甯國侯出來打圓場。
“好小子,你娘本為了你的親事頭疼。如今倒是自個兒帶媳婦回來了。你父親要是知道,别提多欣慰。”
甯國侯夫人笑着應和:“歸之一向讓人省心。”
這世家成親,最講究門第。可救過魏昭,魏昭态度又擺在那裡,那就另當别論了。
“這新婦是歸之自個兒挑的,他眼光一向高,自然不會錯。”
“這一路怕是風塵仆仆,可别在門口杵着了,這也不是說話的地兒,都快進家門。”
她又對甯素婵道:“這般标緻我瞧着都歡喜,你這個當婆母的就偷着樂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