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回府後,世子妃馬甲快藏不住了!

正文卷 319 至情至孝

  “沒有,我沒有!”玉翩翩歇斯底裡驚叫出聲。

  擡眼望去,隻見堂内諸多賓客,視線都滿含探究望着自己。

  此時此刻,她仿佛一塊案闆上的肉,血淋淋被人晾那,供人圍觀取樂。

  “據我們所知,這位玉二小姐親生父母皆姓夏,出自五壺縣夏村。父親十五年前死于一場意外,而其母夏氏,也于三年後,也就是……十二年前,因病故去。”平康郡王敲着骨扇滿面笑意看向渾身發抖的玉翩翩。

  “出生時不知出于什麼原因,兩位姑娘竟被兩家抱錯。直到玉姑娘三歲,也就是夏氏病逝之前,夏氏才将玉姑娘輾轉送回玉府。”

  “随即,戲劇性的一幕又發生了。玉夫人在明知抱錯情況下,依然将錯就錯留下夏家姑娘,并将親生的孩子送去小福村莊子寄養。”

  “玉翩翩,哦,應該稱其為夏翩翩,她才是夏旺祖親外孫女。”

  “此番是夏翩翩小姐,于半月之前,便接來夏老爹,一直安頓在西園街小巷。等什麼呢?就等玉老太太大壽這日,在諸位賓客面前,好給大家唱這麼一出,好戲!”

  公堂内外,衆人一片嘩然。

  玉翩翩隻覺昏天黑地滿嘴發苦,眼前更是陣陣暈眩,幾乎聽不清堂上衆人在講什麼。

  “西門大人,案件至此應十分清楚明了。”平康郡王笑眯眯看向西門不歸,“夏翩翩慫恿夏旺祖,在玉老太太壽宴期間當衆演這麼一出,就是想将大不孝這等罪名,栽贓到玉姑娘頭上。其心可誅啊,其心可誅!”

  公堂外的吃瓜群衆們聞言,頓時罵聲不疊。

  “瞧着年輕輕漂漂亮亮的,怎心腸如此歹毒呢?那可是大不孝罪名啊!若真栽贓成功,是會死人的。”

  “就是,到時候别說名聲墜入谷底,小命怕也保不住。”

  “太惡毒了,什麼仇什麼怨要這樣整别人?你們看她,年紀輕輕手腳亂顫,像得了什麼老年病一樣……”

  “狼心狗肺,天道懲罰吧。”

  “你們别胡說,不準胡說。我女兒沒有,沒幹過這些。她心地善良斷不會做出這種事,沒有,沒有!”霍氏緊張的手心直冒汗,摟着玉翩翩眼睛都氣紅了。

  于氏扶着霍老太太立在玉府一衆人後面,聞聲不由翻了個譏诮大白眼。

  圍觀群衆突然覺得今天這熱鬧沒白湊,竟吃到禮部員外郎家一個大瓜。

  這不就是戲文裡所說的真假千金麼?

  但這戲文裡每每真千金回門,家裡都要哭上三天四夜,打發掉搶占親女兒位置的假貨,再舍了命好好補償親女兒。

  但眼前玉府這出戲,卻跟話本子上演的,完完全全不同!

  匪夷所思得很!

  “這玉夫人真搞笑,怎麼跟自己親生女兒弄得水火不容,把夏村姑娘當個寶?”

  “玉夫人如此維護這假千金,這夏村姑娘肯定很有手段了。”

  “可憐這玉小姐從出生起就被抱錯,好不容易搞清楚送回去,還被親生父母如此嫌棄。”

  “诶喲,這都什麼父母呀?有這麼當爹娘的麼?”

  “就是,我們普通老百姓家生了姑娘也不至于這般對待,他們這些當官的大戶人家,家風怎如此滑稽?”

  “可不是麼?明明早知弄錯,人家夏氏臨死前托孤送回,這還不好好養着親姑娘,反倒送去鄉下莊子寄養。”

  “這麼大的人家,添雙筷子的事,怎麼就養不活個小姑娘了?”

  “我聽說他們大戶人家規矩多,你們沒聽那玉夫人一口一聲,什麼喪門星禍害啊,說玉姑娘克他們呢。”

  “讀書人家的夫人都聽信這種荒誕不經之事,愚昧至極。”圍觀群衆嗤笑出聲。

  真假千金被當堂揭穿,玉府上下跟亂了套似的。

  尤其玉老太太,那皺巴巴老臉仿佛給人重重打了幾巴掌一樣,連最基礎的微笑都幾乎維持不下去。

  “禀大人,證人已帶到。”

  “速傳!”西門不歸大手一揚,小鼓昂首闊步領着二老二少穿過人群走上公堂。

  “老朽夏村村長夏三丁,見過各位大人。”夏村村長帶着村人蓦然出現在堂上,夏旺祖驚的兩眼發直。

  夏三丁轉頭惡狠狠瞪向夏旺祖,“你個豬狗不如的老東西,老夫跟你拼了。”

  眼看夏三丁帶着夏村人想當堂毆打夏旺祖,西門不歸急忙叫停,“夏村長,這究竟是怎麼回事?”

  “大人,莫要聽夏旺祖這老匹夫胡言亂語胡攪蠻纏!玉姑娘妙手丹心至情至孝,全夏村上下至今都承她恩情,沒齒難忘。”

  “此事要從五年前說起。”

  夏三丁神色激動下,難免有些結巴,便轉頭對一位白面書生道,“晗兒,你來幫祖父陳情,如實禀告大人。”

  “是,祖父。”夏晗溫聲點頭,上前一步躬身行學生禮,“大人,學生乃上京華康書院學子,夏晗。”

  夏晗娓娓道來,衆人從而緩緩了解,玉琳琅三歲那年其實就已離開夏村,輾轉被送回魏州玉府。

  夏旺祖所謂的多年來辛勤養育,此言壓根站不住腳。

  予她真正有恩的是夏旺祖之女夏氏。

  夏氏即便臨終前,都要想方設法通知玉府将孩子接回,顯然夏氏從頭到尾都知曉,自己身邊養着的孩子,其實是玉府千金。

  “玉姑娘五年前回到我們夏村探望夏旺祖老爺子,并給她雇了人翻蓋大屋。由于老爺子年紀漸大,玉姑娘甚至還幫老爺子請來一位婆子,日常照顧起居。”

  “當時她也不過十歲左右,雖年幼卻知書達理聰慧異常。她幫我們夏村村民改良水渠,用以澆灌農田增産。當時在我們夏村停留足足一年之久。”

  “在此期間,我們的糧食産量有顯著提升,此事當年還曾上報魏州府,都是有卷宗記錄在案的。”

  “另外,玉姑娘幫我們在村内蓋起了大學堂,并将購得的百畝良田贈予學堂設立幫扶資金。同村許多貧苦人家的孩子,因此能去念書。學生也因玉姑娘幫助,才有機會踏出夏村,來到咱們大齊最繁華的京城走進華康書院大門。”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